返回列表
分享
新闻
NEWS
2022.09.27

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执行主席王桂壎:大湾区如何打造海事争议解决高地

科技创新与商业进化是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发起“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邀请来自政府、商业、科技、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高层嘉宾,共同探讨影响全球蓝色未来的重要议题,致力于推动前沿的科技与商业交流,构建全球商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面向全球蓝色新未来。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展会,海博会每年在深圳举行,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蓝色经济国际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经贸平台。

 

以下为“Talk with Blueconomy”系列对话第六十期。

 

做客嘉宾是:

 

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理事会理事

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SCIAHK)执行主席

王桂壎先生

60 Talk with Blueconomy 第60期

 

大湾区如何打造海事争议解决高地


Talk with Blueconomy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国际仲裁是解决跨境海事争议的首选途径,随着国际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逐渐“东移”,对高水平海事争议解决地的需求呼之欲出。香港和深圳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高水平海事争议解决高地的目标?

 

本期“Talk with Blueconomy”,我们邀请到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理事会理事、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SCIAHK)执行主席王桂壎先生。王桂壎先生是银紫荆星章、铜紫荆星章获得者,太平绅士,也是香港律师会仲裁委员会主席,曾取得香港及英国执业律师资格,曾在香港律政司署担任高级律师,并在英资及美资律师行担任管理合伙人。他还曾担任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主席,现为该中心名誉主席,亦是香港仲裁司学会、香港律师会及环太平洋国际律师会前会长。

 

在采访中,王桂壎先生为我们分享了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与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SCIAHK)的发展历程,并对大湾区面向全球打造海事争议解决高地提出建议。

 

以下为部分采访实录。

 

香港在涉海金融、法律仲裁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深圳海洋产业规模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从打造海事争议解决高地的目标出发,怎样融合香港和深圳的区位优势?

王桂壎香港与深圳唇齿相依。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香港的城市化发展起步更早。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史来看,深圳与香港同根同源,协同发展。近年来,深圳已经成为最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海洋产业方面,深圳的发展比香港快很多,配套法律服务业正在逐步完善。香港的海洋法律制度与海事法律服务领域则是经验丰富,且具备独特优势。

 

香港属于普通法系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普通法系国家或地区在海洋相关领域的法规、制度比大陆法系国家或地区发展更早,相对更加成熟,在海洋货运、保险等各个相关领域已经形成了非常庞大的法律体系,有复杂的法律条文和相对稳定的法律程序。对于涉海企业来说,稳定的预期至关重要,因此在遇到海事争议时,更愿意选择普通法系的国家或地区解决争议。

 

此外,香港海运发展历史悠久,加入了很多重要的国际海事规则及公约,香港的海事法律在国际上也被公认为是最先进及最高水平的。这些优势与深圳的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将更好地推动大湾区海事仲裁的发展。

 

伦敦依然是海事仲裁首选地,但全球经济重心东移趋势已经呈现,香港如何抓住这一机遇?

王桂壎基于历史发展积淀及地缘优势,当海事争议发生时,选择伦敦进行海事仲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过去几十年,海洋经济活动的范围扩大,重心东移,但企业仍然习惯选择伦敦仲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东边暂时缺少具备同样公信力和设施配备的仲裁机构,这也成为SCIA和SCIAHK发展的目标之一。

 

近年来,SCIA和SCIAHK重视仲裁员培训及引进工作,着重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仲裁员,同时邀请欧洲国家如英国优秀的海事法官参与仲裁员培训和交流学习。目前,SCIA已经拥有一批经验丰富、专业过硬并且具有海事海商专长的仲裁员。SCIAHK采用“仲裁员开放名册制”,加之在香港能够处理海事案件的律师也越来越多,“聚集香港专业人士、共同提升香港仲裁服务质量”也成为SCIAHK目前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我参与国际仲裁工作多年,在我参与的案件中,庭审结束后双方律师会相互交流,对仲裁机构的仲裁员、服务、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点评。近十年,行业对香港仲裁的认可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有英国的律师认为香港海事仲裁与伦敦已经不相上下,不论是仲裁相关人员对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还是对待案件严谨认真的态度,以及仲裁庭的配套设施及庭审服务等,都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下一步我们还要不断完善细节,让境外人士有充足的信心选择香港。国际仲裁作为全球通行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方式,在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便捷高效解决纠纷、跨境管辖执行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与诉讼程序相比,仲裁作为一种第三方解决争议的机制,不具备司法的直接强制力,因此需要更加注重程序的规范性,严格把控程序管理,以确保公平公正,增加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对仲裁庭的信心。

 

现如今,香港律师及仲裁员素质不断提升,已经达到欧洲同行的水平,他们有丰富、广泛的法律理论基础及实务经验,下一步要更加注重严格规范程序,从细节着眼,通过每一个案件的口碑积累提升香港海事仲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在海洋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中,蓝色金融、航运服务、海事法律服务等环环相扣,大湾区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应如何提升海事综合服务能力?

王桂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吞吐量已经排到世界湾区之首,以大湾区为核心的世界级港口群正加速形成,海事法律服务是海洋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船舶融资、造船、海事保险等方面,香港律师都能够为船东、租船人及货主提供高端的海商海事法律及仲裁服务。

 

1989年,SCIA开创中国内地仲裁裁决按照《纽约公约》在境外执行的先例,该案也是当时香港高等法院按照《纽约公约》执行域外仲裁裁决的第一案。中国仲裁裁决从“深圳+香港”走向世界,而以仲裁合作共同提升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已经是深港法律界和工商界的共识。SCIAHK成立之后,“深圳+香港”“深圳国际仲裁院+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的“双城两院”深港联动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两地法律规则和仲裁机制的对接。

 

与此同时,广东省律师协会与香港律师会、澳门律师公会及大湾区内地9市律师协会共同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协会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已经召开了10次联席会议,为大湾区律师行业搭建了一个常态化沟通平台。

 

此外,大湾区人才的融合也在不断推进。第一批21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刚刚获得执业资格证,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在此之前,内地已有不少律师在香港执业,一些内地律所也在香港开设分所。港澳律师获得内地执业资格将进一步推动大湾区内的人才融合。

 

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多元化国际海事法律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海事纠纷解决境内外合作机制?

王桂壎SCIA的海事仲裁服务在内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SCIA成立于1983年,我作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和香港特区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香港证监会前主席梁定邦一起,参与和见证了SCIA的发展。目前,SCIA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世界银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ICC Court)、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等国际组织和知名仲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共建中非联合仲裁中心(CAJAC),并在美国设立了中国首个国际仲裁海外庭审中心。同时,SCIA和SCIAHK的仲裁员国际化程度很高,仲裁员来源地覆盖世界主要经贸大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些都为海事仲裁境内外合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但要进一步发展,使大湾区成为多元化国际海事法律服务中心,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了解其他国家海洋产业、海事仲裁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对标世界领先地区,以他们为目标开拓我们的事业,还要争取比他们做得更好。通过邀请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专家加入我们的理事会、担任仲裁员、调解员等,与我们一起工作、一起调研,与我们共同开展培训交流活动等,增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了解,明确差距,不断追赶,提高我们自身的水平。

 

其次,在了解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制度层面与世界各国进行对接。通过了解各个国家在海洋制度、海事法律方面的变化与先进经验,及时调整我们的相关制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接,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吸引境内外航运企业等涉海企业选择大湾区仲裁。

 

第三,吸引多元化人才,提升仲裁员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目前,SCIA的仲裁员名册中有商事案件所需的各个行业专家,覆盖114个国家和地区。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华南(香港)国际仲裁院仲裁规则》中规定“仲裁员开放名册制”,当事人既可以从仲裁院于指定之日在其网站上公布的仲裁员名册中指定仲裁员,也可以从前述名册之外指定仲裁员。这既是出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也是与国际通行的仲裁规则接轨,同时也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专业化国际人才加入大湾区仲裁队伍。

 

第四,打造海事争议纠纷“一站式”解决机制。从地理位置上看,SCIA在香港、深圳前海、毗邻香港的深圳河套地区等都设有办公场所。目前,深圳和香港已经建立起跨境同步庭审机制。未来,在整个大湾区任何地方发生纠纷,都可以“一站式”解决。

 

(文章内容为嘉宾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转载自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微信公众号

 

发布于9月28日

RELATED NEWS 相关新闻